七旬老人一生未婚 無子女、親生手足 離世后留下的大筆遺產 卻成了旁系親戚們爭奪的目標 那么他們有權繼承嗎? 日前 上海浦東法院就審理了這起案件 三位親屬都稱盡了扶養(yǎng)義務 2019年7月,張老伯因病去世,他一生未婚、無子無女、無直系兄弟姐妹。而他留下的大筆遺產,讓旁系親戚們紛紛動了心思。 原告張老伯的堂妹張麗覺得,張老伯生前,她每周都去看望,并為他洗衣做飯,盡到了主要的贍養(yǎng)義務。張老伯的姑姑和表弟對此卻不予認可,三方爭執(zhí)不下,于是張麗將他們起訴至法院。 庭審中,姑姑張紅表示,多年來自己從未中斷過對張老伯的探視及照顧,老人去世后,自己還承擔了全部喪葬義務,故有權繼承全部遺產份額。 表弟朱強同樣堅稱自己照料張老伯,還曾幫他在樓下找了房子,居住在此的4個月都由自己照顧,并且張老伯掛有人造糞口袋,自己多次幫其清潔,在他搬新居后也經常前去照料,盡到了最主要的義務。 對被繼承人扶養(yǎng)處于一般親友往來法院駁回全部訴請 上海浦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,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,三人是否各自對張老伯扶養(yǎng)較多。 首先,因張老伯自身經濟能力較好,無需原被告提供經濟支持,三人均不存在供養(yǎng)。 其次,生活上而言,張老伯雖曾患有癌癥,但治療后保有獨立生活能力。張麗和張紅主張的照顧時間發(fā)生在張老伯中年時期,且照料活動較少;朱強的照料則主要集中于張老伯居住于其樓下的較短時間內,且張老伯給予過相應補貼。 最后,就精神上的慰藉,原被告均未提供充分證據。 最終法院認定,三個親戚雖然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扶養(yǎng),但都屬于一般的親戚朋友之間的日常往來,達不到法律規(guī)定的扶養(yǎng)較多的程度,判決駁回了堂妹張麗的全部訴訟請求。 案例一經曝光后 迅速登上熱搜 引發(fā)不少網友關注 法官說法:血緣不是唯一“標準” 1.人人都能分一杯羹?關鍵看是否扶養(yǎng)較多 根據《民法典》第1123條規(guī)定,被繼承人去世后,如果留有合法的遺囑,就按照遺囑來分配遺產,如果沒有遺囑,就按照法定繼承由法定繼承人來繼承。本案中,張老伯生前沒有寫下遺囑,法定繼承人全部缺失。在這種情形下,原、被告三人請求分割遺產的依據是《民法典》第1131條規(guī)定,即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(yǎng)較多的人,可以分給適當?shù)倪z產。 本案中,三名親戚對張老伯的照料尚處于一般親戚朋友之間的往來水平,故不應分得遺產。當然,若確實對被繼承人進行了較多扶養(yǎng),也可分得適當遺產。 2.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,遺產歸國家所有 《民法典》第1160條規(guī)定,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,歸國家所有,用于公益事業(yè);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,歸所在集體組織所有。 張老伯的情況符合上述規(guī)定。 現(xiàn)實生活中,受多重因素影響,財產無主的狀況有時無法避免。去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將代位繼承的范圍進一步擴大,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。只要盡到積極撫養(yǎng)義務,這可以讓家族財產盡可能地流轉于家族內部,避免淪為無主財產。 此外,《民法典》還增加了寬恕制度,給兒女悔過自新機會。都知道生活中總會出現(xiàn)一些不孝子或者不孝女,所以老人在立遺囑的時候可能會將他們的繼承權排除在外,但如果子女有悔改之意,開始孝順父母,并且也得到了老人的原諒,那么還是有機會獲得繼承權的。
文章來源:廣東普法綜合整理,主要內容源自新民晚報
對此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