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連山壯族牛王誕,這是連山壯族除除夕之外較大的節(jié)日,古稱龍華會,至今已有370多年歷史,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。
相傳壯族先民在打獵中生捕到一頭野牛,經馴養(yǎng)后變成家牛。某年四月初八,這頭牛生下一頭公牛犢,經訓教后能犁田、耙田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繁衍,耕牛數(shù)量不斷增加,逐步代替人力拖犁耙之苦。為紀念該牛的功德,人們尊它為“牛始祖”,并把這天稱為“牛王誕”,讓牛休耕,清掃牛欄,牽牛到河邊為其洗毛刷身,除虱去污,喂牛吃兩色飯、五色飯或者以香茅包裹的糯米、粉煮油糍、新鮮草料等,以慰勞耕牛?,F(xiàn)在,連山約有250個自然村過此節(jié),并發(fā)展為壯族愛護耕牛、維系情誼、廣交朋友的習俗。